都蘭山中野書(78)
一公斤的百日菊種子,要播在石礫地裡,從哪裡開始?
先找耕耘機來把整片地翻一遍。耕耘機倒退的時候壓斷了水管,要修水管,因此認識了水管在地面下的樣子。
三個月後,石礫地成為一片花海,中間一大塊一大塊塌陷,是達爾文和鴻堡追逐翻滾的大床。
採花時,就受不了不知道這百日菊的來歷。
學名叫 Zinnia Elegans。Elegans想當然耳指的是花的燦爛美麗,但是為什麼叫Zinnia?
果然,是以人名命名的——德國的Johann Gottfried Zinn。
沒聽過,查一下。
約翰生於1727,死於1759,那麼他是巴哈的同代人,可是因肺結核而死時才32歲。他在南德的 Ansbach長大,那是一個我非常熟悉的小鎮;在杜賓根大學任教,又是一個我非常熟悉的大學。兩百多年前的人,瞬間栩栩如生。
讀醫的約翰二十出頭就寫了一本人眼解剖學的書,貢獻之大,使得今天的人眼結構裡,好幾個部分以他命名——Zinn zonule, Zinn membrane, Zinn artery,就是睫狀突、視網膜懸韌帶、懸韌帶在睫狀突上固着的部位睫狀環.....
此刻看花的眼睛以他命名,此刻手裡捧著的花朵,也是他的名字?這樣一個解剖學的天才,怎麼會跟產自墨西哥的百日菊有關?
他真的還是個植物學家。杜賓根大學植物園主任也是他。德國駐墨西哥大使寄了些百日菊的種子給約翰,他在1757年詳細描述了百日菊的特點,成為第一個試圖為百日菊做植物分類的人。
一公斤沈甸甸的種子,晨曦中剪下的一捧花,從來就不是沒有來處、不知去處的。花開花落,萬物自在,有因有緣。